电气工程系
您好,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机构设置电气工程系

清明融情·笔墨传家——电气工程系举办清明节主题手抄报比赛
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25-04-07 已访问:34 次

为深度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,近日,电气工程系举办的“清明融情·笔墨传家”手抄报创作大赛圆满落幕。本次大赛累计收到上百份参赛作品。经班级初评、系部评委复选,最终23幅作品荣获奖项,展现出新时代职校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。

2A0EE57C5B2E00C00D3D5923CC85B97A_副本.jpg

赛制升级:以“硬标准”守护文化传承 

比赛依据《设计方案》建立“双盲评审+量化考核”机制,从主题契合度、文化内涵、设计创新性、制作精细度四个维度进行百分制打分。所有参赛作品需同步提交高清扫描件与原件,扫描件严禁调色修饰,“这次评审像一场文化考古。”评委老师展示一份获奖作品《家训里的光阴》:“作者用硫酸纸拓印曾祖父的毛笔家书作为背景,文字占比严格控制,既符合‘文图比例适当’的硬性要求,又让历史文献与现代插画产生时空对话。”  

设计突围:在框架中创造无限可能

参赛者们展开创意角逐。王同学的作品《榫卯里的孝道》令人眼前一亮:他以传统木工榫卯结构为设计骨架,将“父母呼,应勿缓”等孝道经典嵌入凹凸卡槽,“设计方案要求‘突出文化传承内涵’,我想用工科的语言诠释孝道的稳固性。”《清明时节话家宴》则巧妙呼应“结合实际生活学习”的要求,作品把‘家国情怀’具象为餐桌上的集体记忆,正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深度表达。

衍生行动:从纸上孝道到躬身实践 

大赛不仅是艺术竞技,更成为孝道教育的实践平台。系部学生发起“为长辈建健康档案”行动,将手抄报中的“孝亲敬老”承诺转化为血压监测、用药提醒等具体服务并成立“家书数字化小组”,帮助老人将手写家信转为电子档案。  

当反复打磨内容时,他们已在不知不觉中深读经典;当作品背面铅笔标注的信息成为责任印记,文化传承便有了可追溯的青春坐标。系部所有作品还将汇编成《清明文化青春图鉴》电子画册,通过家校平台传递给各个家庭,让孝道文化跨越校园围墙,浸润更多心灵。


文/丁雨晴

图/张紫柯

审核/王志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