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12日,电气工程系召开“五育并举·三全育人”背景下学生管理创新研讨会。23电气自动化技师班班主任作《守三心,聚三力》主题分享,系领导现场点评,系部全体班主任参与交流。
核心经验:“三心”筑基,“三力”铸魂
他指出,“三心”即责任之心、担当之心、忠诚之心,“三力”即执行力、凝聚力、向心力,三心正是全面筑牢三力的核心。为锻造无坚不摧的执行力,班级构建了“头雁引领+全员履责”体系:一方面严抓班干部思想建设,要求其深悟“知责于心、担责于身、履责于行”,在班级事务中成为策划者、推动者与“主心骨”;另一方面创新推行“责任田”制度,将纪律、卫生、活动策划等细化分工,设立“课堂考勤监督员”“图书角管理员”等岗位,实现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”,显著提升了班级日常运转效率。
他表示要着力激发全班同学的担当精神:在运动会、文艺晚会等活动中,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所长主动认领任务,打破“旁观者”心态,如体育委员带头成立“田径训练小组”;面对学业瓶颈或矛盾冲突,组织班委迅速组建“一对一帮扶小组”或启动“班级议事会”,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锤炼抗压能力、增强团队粘合;每月“担当之星”的评选与宣传,更持续推动着全班由“要我做”向“我要做”的积极转变,营造了勇于负责、乐于奉献的班级氛围。
“当责任明确到肩、担当成为习惯、忠诚融入日常,目标便能一致,行动便会有力,情感自然紧密。”他总结道。如今,他所带的班级学风严谨、活动踊跃、关系融洽,多次荣获校级荣誉,成为系部班集体建设的一面鲜亮旗帜。
领导点评:系统有效,价值凸显
系部领导指出:“三心三力”班级管理法,系统性地回答了如何激发学生内生动力、实现班级高效自治这个关键问题。“责任田”制度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翁,“担当之星”评选树立了积极导向,这些举措环环相扣,形成了强大的育人合力,其核心在于将思想引领、制度建设和情感培育有机结合,成效显著,为班集体建设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范本。
同行交流:深受启发,积极借鉴
分享会后,与会班主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展开交流讨论,他们纷纷表示:“闫老师将抽象的‘责任心’‘担当’‘忠诚’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岗位、制度和活动,非常受启发。特别是‘责任田’制度,打算在班级尝试,让学生们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。”
班级管理不仅要管“事”,更要聚“心”,“三心三力”的生动实践,不仅成功塑造了一个优秀班集体,更在经验分享与交流中,为班主任提供了如何激发学生潜能、实现班级共治共享的宝贵思路和方法论,其辐射效应正在持续显现。
文图/丁雨晴
审核/王志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