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0日,学院举行第5周升旗仪式。电气工程系22工业机器人班何依峻进行题为《专业筑基育匠心·德育润心树新人》的国旗下发言。发言内容如下:

站在这里,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我总会想起实训楼里那些熟悉的身影——奔忙于不同专业实训室的机电学子,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同一个答案:专业特色与班级文化的共融,正塑造着我们学院独特的精神气质,更铺就了我们成长为“大国工匠”的必由之路。 今天,我想以“专业筑基育匠心·德育润心树新人”为主题,分享“专业特色与班级文化共融”实践中的一些感悟。
专业为基,筑牢学院“匠心育人”的精神内核
在徐州机电技师学院,“专业”从来不是简单的技能标签,而是融入办学血脉的“匠心基因”,这些专业特质,共同构成了我院“立足产业、服务社会”的办学特色。它们不是孤立的存在,而是通过一门门实训课、一次次项目实践、一场场技能比拼,融入我们的日常学习:在机械加工中领悟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的严谨,在电路调试中养成“安全为先”的责任意识,在程序编写中培养“逻辑至上”的思维习惯,在团队协作中厚植“诚信共赢”的职业品德。专业,是我们成长为技术技能人才的“硬根基”,更是学院“匠心育人”精神的内核所在。
文化为媒,厚植班级“德技并修”的实践土壤
当专业特色融入班级文化的构建,便如同为技能学习注入了“灵魂”。在我们的校园里,这样的实践随处可见:有的班级将“公差配合”的精度要求延伸为值日标准,让“严谨”成为日常习惯;有的班级设立“安全轮岗”,把课堂上的“安全第一”变成课后的自觉行动;还有的班级以“诚信积分”记录每一次独立作业与团队贡献,让“诚信”成为集体共识…… 这些各具特色的班规班约,是“德技并修”最生动的注脚,它们让“德育”不再是空洞的说教,而是融入每一次晨读、每一次实训的专注、每一次互助的温暖,让班级文化成为专业精神的“实践场域”,让“做事”与“做人”在共融中实现双向成长。
共融为力,凝聚“五育并举”的育人合力
同学们,班级是学院的细胞,专业是学院的筋骨。这种共融的力量,在实训室里化作“精细操作”的专注眼神,在宿舍中变成“互相答疑”的协作氛围,在技能大赛上凝聚成“为校争光”的集体荣誉感。这正是专业与班级共融的意义:让“小我”成长为“大我”,让“技能”升华为“品格”,德育铸魂、智育启慧、体育强身、美育润心、劳育砺志,通过专业学习与班级生活的融合,真正落地生根。
最后,我想借用德能大厦大厅墙上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“以德润心,以文化人”。愿我们携手同行,在徐州机电技师学院这片热土上,共同书写“专业特色与班级文化共融”的精彩篇章,努力成长为“有技能、有素养、有担当”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!
来源(一审):电气工程系 何依峻(文) 张猛(图)
初审(二审):丁雨晴
审核(三审):王志立
编辑:杨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