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气工程系
您好,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机构设置电气工程系

双循环管理激发班级自治新动能——电气工程系召开学生管理工作研讨会

来源:本站 发布时间:2025-05-26 已访问:32 次

为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,近日,电气工程系召开“五育并举·三全育人”背景下学生管理创新研讨会。22电气自动化2班主任老师作《班级卫生双循环管理体系实践》主题分享,系领导现场点评,系部全体班主任参与交流。

IMG_1416.JPG

班主任经验分享:像设计电路一样构建管理体系

班主任老师将工科思维融入班级管理,提出“班级卫生双循环管理模型”:就像电路需要正负反馈才能稳定运行,班级管理也要建立内外联动的闭环系统。他现场展示的《卫生管理流程图》中,内循环聚焦任务执行的“三个精准”:通过网格化分工实现岗位适配率提升40%,采用动态轮岗使学生技能掌握率达100%;外循环强调与检查部门的“双向沟通”,建立班级内部的申诉-反馈机制后,班级卫生优秀率同比提升25%。

系领导总结:在需求坐标系中寻找管理最优解

image.png

“管理不是单变量函数,而要多维度求解学生需求方程。”系领导在总结中强调,新时代学生工作需要构建“三维坐标系”:X轴抓制度刚性,建立可量化的《班务管理指标体系》;Y轴重情感联结,要求班主任每周“三个一”(至少一次宿舍走访、一次个性谈话、一次成长记录);Z轴创价值认同,通过设立“电力工匠责任岗”等特色实践,将专业认知融入日常管理。

会议同步发布《学生需求响应机制建设方案》,明确建立“四阶预警系统”:通过班级心理委员、监察队交流会等渠道,分层收集学生诉求,为精准解决提供依据。

创新实践: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管理的“关键节点”

IMG_1417_副本.jpg

研讨会现场,班主任老师们结合班级管理实际就“新时期学生管理痛点”展开热烈讨论。班主任代表提出的“值日生AB岗互评制度”引发共鸣,该制度通过岗位互查、匿名评分,提升值日效率,把PDCA循环、优化迭代等工科理念转化为育人工具。

当管理节奏与学生成长频率形成谐振,教育才能真正产生共鸣。交流活动后,各班级积极学习优秀经验,尝试“双循环管理试点”,系部将持续跟踪评估,打造具有幸福电气特色的育人范式。

/丁雨晴

审核/王志立